封进水泥的尸体,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?

admin 167次浏览

摘要: 水泥块中挖出尸体?瘆人视频流传 警方证实 嫌犯归案>> 阜阳回应“水泥墩封人”三大疑问>> 出租屋里墙壁藏尸、水泥墩中惊现断肢、施工现场挖出头骨……每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里,都流传着“水泥……

封进水泥的尸体,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?

水泥块中挖出尸体?瘆人视频流传
警方证实 嫌犯归案>>

阜阳回应“水泥墩封人”三大疑问>>

出租屋里墙壁藏尸、水泥墩中惊现断肢、施工现场挖出头骨……每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里,都流传着“水泥封尸”的都市传说。

5月8日,安徽省阜阳市一起“水泥封尸案”宣布告破。这种独特的作案手法,也随着一纸警情通报,从传说走进了现实[1]。

可是,被牢牢封进水泥墩的尸体,究竟是如何重见天日、沉冤得雪的?

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,无论是施工现场,还是居家装修,它的身影无处不在。到建筑材料市场购买水泥,很少会引起邻里的怀疑,而且只要经过大约6个小时的水化和硬化过程,水泥便会凝结为坚硬的石状体[2],轻轻松松就将包裹其中的东西“隐于世”。

如果再往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砂石,就能制备出抗压能力更强的混凝土[2]。混凝土凝固硬化后形成的石状体,硬度更大,更不容易被破坏或侵蚀。

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粘合剂,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/ 图虫创意

杀人犯幻想着将尸体封存于水泥后,就能与各种建筑物融为一体,完成一次教科书级别的“完美犯罪”。这如意小算盘,连阎罗王都听得一清二楚。

然而,被封存进水泥中的尸体,却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,持续向外界发出“求救信号”。

腐败菌一般在人死后3到6小时开始在肠腔内繁殖[3]。但是,以石灰为主要成分的水泥和混凝土,不仅提供了高碱性条件,而且还将尸体与外界隔绝[4][5]。这样一个空气不流通、氧含量较低的环境,削弱了腐败菌生长繁殖的速率[3][6]。

食肉类、啮齿类的动物对尸体的啃食,也会加速尸体自然腐败的过程[7]。水泥和混凝土营造的密闭环境,恰好保护了尸体免受动物捕食者的破坏[5]。

双重叠buff下,尸体的腐败进程明显变慢了[8]。

在蛆、苍蝇等昆虫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,尸体在腐败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/ Unsplash

正常情况下,死后24至48小时,尸体开始出现腐败现象,5~7天便会形成臭名昭著的“巨人观”,而成人地面尸体全身白骨化的时间,也只需要花费6个月以上[9]。然而,一具用塑料膜包裹并嵌入混凝土的女性尸体,在5年零10个月后被发现时,仍呈现出良好的保存状态[10]。

此外,有关尸体化学分解的研究表明,腐败与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关,尸体散发的气味,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[11]。

也就是说,将尸体封存入水泥或混凝土中,不仅不能防止尸臭味的产生和弥漫[4],还由于延缓腐败,将恶臭气体的生产战线拉得更长。

看似密不透风的水泥块,其实内部本身就有很多微小裂痕[12]。虽然有的裂缝宽度仅0.05mm,但也足够让臭味渗出[13][14]。

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配比,普通人往往难以保证与工程施工现场一样的高标准 / 图虫创意

何况,尸体的存在也给水泥块埋下了开裂的隐患,尸臭味根本无处遁形。

正常情况下,混凝土中的碎石会在自身重量的影响下逐渐下沉,最终让泥块整体“矮一截”[15]。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每个部分的沉降量相似,内部不太会“互相拉踩”,产生不均衡的拉力。

但裹着尸体的情况就得另当别论了。

一部分碎石在碰到尸体后就停止下沉,而尸体旁边的颗粒尚且长路漫漫,还有很多下沉的余地。当各部分的沉降量相差过大,引起的收缩力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界限,就会让水泥块开裂[15]。

尸臭通过这些裂缝钻出地表、墙壁,钻进每一个路人甲的鼻孔里。虽不至于遗臭万年,但臭上几周、几个月绰绰有余,足以让周边人忍不住怀疑“隔墙有耳”“床下有人”,足底有亡灵。

此外,温度、湿度、空气腐蚀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,还可能会让这些缝隙变得越来越大。如此一来,炎炎夏日里,或是在海风侵蚀下,从水泥桶里“蹦”出来半颗头骨或一只脚也就没什么好稀罕的了[12]。

逐渐开裂的水泥块,为更早发现尸体提供了重要线索 / 图虫创意

不过,与凝成硬疙瘩的水泥块相比,更容易“破防”的可能是凶手自己。

在国外大部分水泥封尸案中,凶手会就近封尸,地点不是在自家地窖与阁楼,就是屋外的花园和球场[16]。受害者还通常是和凶手住在一起的、关系亲近的妇女或儿童[5]。每天走过路过无法错过,时间久了,心里的恐惧或愧疚总有兜不住的一天。

况且,警方在调查排查失踪人群的关系网时,第一时间就会拜访他们的亲友。在几番怀疑和询问之下,失踪案变凶杀案的情况也不足为怪。一项国外研究水泥封尸的报告指出,在罕见的6个案例中,有5例都是嫌疑人自行供认了犯罪事实[16]。

即便凶手内心强大,尸体也藏得很深,经年累月都不见天日,也并不意味着就逃过了牢狱之灾。依然还会有施工队、抢修队“替天行道”,光顾你的案发现场,让真相重见天日。

法医学研究曾报道过一个跨越20年的水泥封尸案,拆迁队用打桩机凿出的颅骨,让来自1998年的两具冤魂得以瞑目[8]。

尸体被封进水泥后,生前的特征和损伤很可能被保留下来,为刑侦人员寻找尸源、辨认死因提供了有利线索 / Unsplash

封在水泥中的尸体一旦被发现,距离凶手进大牢的时日也就不远了。

虽然水泥延缓了尸体腐败,会影响法医对尸体死亡时间的判断[4],但也正因如此,犯罪现场和死者的身份信息得以被保留下来。

在水泥灌注这种碱性环境下形成的尸蜡,可以保留勒痕、骨折等生前损伤痕迹,帮助法医确认死者的真实死因[17][18];警方还能利用倒模的方法,用原本覆盖死者的水泥块,制作出死者脸部或手部的硅胶模具,从而进行身份识别[5]。

水泥或许能封心,但永远封不住凶手杀人的残暴与现实。

图片编辑 | 栗子张

内容编辑| 懒羊羊

内容审核 | 阿   元

[1] 颍东警方.(2024).警情通报.

[2] 赵再琴,李建华,赵红.(2020).《建筑材料》.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.

[3] 陈禄仕.尸体腐败程度与死亡经过时间的实验研究[J].法医学杂志,1999(04):196-198+254.

[4] Schotsmans, E. M., & de Voorde, W. V. (2017). Concealing the
crime: the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human tissues. Taphonomy of
Human Remains: Forensic Analysis of the Dead and the Depositional
Environment: Forensic Analysis of the Dead and the Depositional
Environment, 335-351.

[5] Forcucci, J. A., Damron, A. T., & Batalis, N. I. (2013).
Examination of Human Remains Encased in Concrete: A Case Report and
Review of the Literature. Academic Forensic Pathology, 3(3),
336-343.

[6] 李锦标,吴锦良,胡春元.杀人碎尸后用水泥凝结尸块案件的法医学分析[J].广东公安科技,2007(02):27-28.

[7] 李润之.环境因素对尸体现象的影响[J].法制与社会,2016(05):263-264.

[8] 丁杨,陆雪松,鲁琴.两具水泥掩埋尸体死亡时间推断[J].法医学杂志,2020,36(02):278-279.

[9] 陈婷婷 & 杨宇雷.(2023).晚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68例.中国法医学杂志(03),316-320+324.

[10] Doberentz, E., Wöllner, K., & Madea, B. (2014). Corpse
disposal by embedding it in concrete–a rare form of preserving a
body over a period of 5 years and 10 months. Archiv fur
Kriminologie, 234(3-4), 114-126.

[11] Franois, V. , Perrault, K. A. , Caparros, M. R. , Dubois, L.
M. , Francis Frédéric, & Eric, H. , et al. (2017). The odor of
death: an over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on characterization and
applications. BioScience(7), 7.

[12] 何兴锋 &
薛恒.(2013).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.(eds.)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(pp.181-183).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分局.

[13] 邹清华,刘建仪,王才文,祁帅 &
林德明.(2022).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.城市建筑空间(S2),916-917.

[14]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署.(2016).职业性氨中毒认定参考指引.

[15] 吴浪,杨玉仙,闫浩静,段加强 &
王博.(2023).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.(eds.)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(下册)(pp.873-876).云南润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.

[16] Preuß, J., Strehler, M., Dressler, J., Risse, M., Anders, S.,
& Madea, B.(2006). Dumping after homicide using setting in concrete
and/or sealing with bricks—Six case reports. Forensic science
international, 159(1), 55-60.

[17] 复旦大学精品课.(2010).第三章 死后变化.

[18] Gibelli, D., Di Giancamillo, A., Taborelli, A., Porta, D.,
Andreola, S., Ferro, F., … & Cattaneo, C.(2013). Burial of piglet
carcasses in cement: a study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
alterations on an animal model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
Medicine and Pathology, 34(1), 43-49.

随机内容